科普時間到!協(xié)宇講解二氧化硅消光劑的生產工藝?。
http://tampammac.com/ask/8871030.html
  • 二氧化硅消光劑是一種重要的功能性粉體材料,廣泛應用于涂料、油墨、皮革、塑料等領域。它的核心作用就是讓涂層表面產生細膩、均勻的啞光效果。這種“消光”能力,主要歸功于其多孔、不規(guī)則、特定粒徑分布的顆粒結構,能對入射光產生漫反射。

    目前,工業(yè)生產二氧化硅消光劑主要有兩種主流工藝:

    1.沉淀法(濕法工藝):

    *原料:主要使用硅酸鈉(俗稱水玻璃)和硫酸(或鹽酸、二氧化碳等)作為原料。

    *反應:在嚴格控制溫度、濃度、pH值和攪拌速度的反應釜中,將酸加入硅酸鈉溶液中,發(fā)生中和反應,生成硅酸凝膠。

    *陳化與生長:生成的硅酸凝膠粒子在特定條件下(如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時間)進行陳化,粒子會進一步聚集、長大,形成具有一定孔隙率和粒徑分布的初級粒子。

    *過濾與洗滌:反應完成后,將生成的二氧化硅漿料進行過濾,并用大量水洗滌,去除反應副產物(如硫酸鈉)和雜質離子,這對最終產品的純度和性能至關重要。

    *干燥:洗滌后的濾餅需要進行干燥。干燥方式(如噴霧干燥、帶式干燥、旋轉閃蒸干燥)對產品的最終形態(tài)(如蓬松度、顆粒大小)有很大影響。噴霧干燥能直接得到流動性好的粉末。

    *粉碎與分級:干燥后的塊狀或團聚體需要經(jīng)過粉碎(如氣流粉碎)和精密分級,得到所需粒徑范圍(通常在3-15微米)且分布均勻的粉末產品。

    *特點:成本相對較低,工藝成熟,可生產不同孔隙率和粒徑的產品,是市場上最常見的消光劑類型。其顆粒表面通常含有硅羥基(Si-OH),親水性較強。

    2.氣相法(干法工藝):

    *原料:主要使用高純度的四氯化硅(SiCl4)和氫氣(H2)、氧氣(O2)或空氣。

    *反應:在高溫(通常1000°C以上)的氫氧火焰中,四氯化硅與氧氣(或水蒸氣)發(fā)生水解/氧化反應,瞬間生成極細小的二氧化硅原始顆粒(納米級)。

    *聚集與燒結:高溫下生成的原始粒子相互碰撞、熔融燒結,形成具有復雜鏈狀或簇狀結構的亞微米級聚集體。這個過程決定了其獨特的蓬松、高孔隙率結構。

    *脫酸:反應產物含有氯化氫氣體,需要經(jīng)過脫酸處理(如高溫水洗或堿洗)去除酸性殘留。

    *收集與后處理:脫酸后的二氧化硅氣溶膠通過高效過濾設備(如袋濾器)收集下來,得到蓬松的白色粉末。通常不需要額外的粉碎和分級。

    *特點:產品純度高、粒徑小(原生粒子7-40nm)、比表面積巨大、結構蓬松、孔隙率高、分散性好、消光效率高。其表面硅羥基含量相對較低,疏水性較好。但生產成本遠高于沉淀法。

按字母分類: A| B| C| D| E| F| G| H| I| J| K| L| M| N| O| P| Q| R| S| T| U| V| W| X| Y| Z| 0-9
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:粵B2-20191121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網(wǎng)站備案編號:粵ICP備10200857號-2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高新技術企業(yè):GR20114420006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粵公網(wǎng)安備 44030302000351號

Copyright ? 2006-2025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(wǎng)站統(tǒng)計